摘要:劉鶴:有些改革開放措施可能會超出國際社會的預期 ...
明神宗 - 基本信息
姓名:朱翊鈞("翊"音同"翌",漢語拚音:Zh嫠Y㬪嫮)
生辰:1563年
卒年:1620年
年號:萬曆(明朝第十三代皇帝)
在位時間:1572年-1620年
諡號: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
廟號:神宗⠀
陵寢:定陵(今北京市十三陵)
明神宗 - 簡介
明神宗朱翊鈞1563~1620) 明朝第十三代皇帝。隆慶六年(1572)六月即位,以次年為萬曆元年。
隆慶末年,明王朝政治腐敗,財政枯竭,危機四伏。朱翊鈞十歲即位,內廷倚仗慈聖太後和司禮監太監馮保,朝事主要依靠內閣大學士張居正。張居正為政以尊主權、課吏職、信賞罰、一號令為主,清丈全國土地,推行一條鞭法,整飭邊備,治理黃河,使明王朝在政治、經濟、軍事等方麵部有所振興。萬曆十年(1582)朱翊鈞親政後,追奪張居正官階,逐步廢止其改革措施,晏處深宮,留中章奏,不常視朝。又大肆兼並土地,把皇莊從北直隸擴展到南直隸長江沿岸。他溺誌於財貨,萬曆二十四年起,派遣大批宦官充任礦監稅使,到全國各地開礦征商,瘋狂掠奪,不斷激起農民起義和城市市民階層的反抗(見城市民變)。萬曆中期以後,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危機日益加深。黨爭與宮闈之年相互糾結。東林黨支持王恭妃所生皇長子朱常洛,與神宗及齊楚浙黨等在國本(見爭國本)、京察(見考察)、李三才入閣、福王之國、三案等問題上進行了激烈的論爭。後期,神宗荒怠益甚,朝中齊楚浙黨鼎立,職守盡弛,上下解體。
神宗初年比較重視軍務,在張居正的影響下,曾兩次親臨教場檢閱軍隊。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間,先後贏得平定寧夏副總兵�拜叛亂、平定播�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版权声明:除特别声明外,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,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出处!